当前位置: 主页 > 烘焙 > > 详情
生活垃圾分类纠错纠出上万条线索 “新时尚”成为“新日常”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2023-04-29 04:08:00

这个小区的垃圾桶标识不规范;这家商场没有使用分类垃圾桶;那条路上有一个垃圾桶被塞满了……

从4月12日开始,重庆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纠错专项行动启动以来,“纠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并且话题温度逐步上升。

一条条生活垃圾分类不规范的纠错信息纷至沓来:截至4月27日17点,专项行动已收到有效纠错信息11000多条,58人提交的有效纠错信息超过100条。


(资料图)

纠错,纠出了生活垃圾分类的“新气象”,“新时尚”成为了市民的“新日常”。 

纠错“纠出新现象”

主动学习分类知识成为市民的自觉

这段时间,家住南岸区的苏霖一家每天都要聚在一起“上课”,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以前觉得垃圾分类很麻烦,不想学也不想分。现在学习后才发现垃圾分类其实很有乐趣,主动参与分类非常有意义。”苏先生说,现在,为家里的生活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了每日的自觉。

“现在家里有一个好习惯,谁分错了,都有人提出来立即纠正。”

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规范了自身行为。苏霖和妻子还主动参与到纠错行动中来。如今,苏先生和妻子都已经提交超过了100条有效纠错线索。

家住江北区的郑女士同样是纠错专项行动的积极参与者。她告诉记者,以前只是通过简单的顺口溜,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通过专项行动,她才知道垃圾分类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以前没有特别去注意垃圾桶的标识有没有错,现在扔垃圾都会特意看一看。”

纠错“纠出文明新日常”

人人都是垃圾分类“纠错官”

专项行动不仅让很多人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还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

“我发现这段时间大家进行垃圾分类的准确程度提高了不少。”在江北区胜利花园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杨阿姨有了新发现。

杨阿姨说,以前部分居民在投放垃圾时总是会分错,或者不愿意分,指导了很多次都收效甚微。这段时间,这些居民不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而且分类准确率很高。

“作为垃圾分类纠错官,首先我自己不能出错。”居民李女士说,在专项行动开始前,自己总是觉得垃圾分类比较麻烦,所以她也是时而分,时而不分。参与纠错之后,李女士不仅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还会和邻居们交流分享经验。

现在,胜利花园小区的很多居民都在争当垃圾分类纠错官,大家不仅在“比赛”纠错的数量,还在较劲垃圾分类谁分得更准确。垃圾分类成为了大家的“新日常”。

纠错“纠出新环境”

多部门联合行动及时督促整改问题

纠错,不仅要把错误纠出来,还要改过来。

市民提供的每一条垃圾分类纠错信息,市环卫中心都会及时审核并将有效信息反馈给相关区垃分办进行整改。整改情况要在规定时限内向市环卫中心反馈。

前不久,市民刘先生发现自己住的小区有一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并未按照垃圾分类要求进行配置,于是拍下照片上传到纠错平台。

大渡口区垃分办收到这条纠错信息后,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检查核实,并要求小区物业公司立即整改。第二天,这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就更换配置了带有“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标识的两分类垃圾桶。

4月13日,市民薛先生在渝中区大坪街道一家商场逛街时,发现商场有的区域只配备了可回收物垃圾桶,并未按照垃圾分类相关要求进行配置,刘先生随机上传了这条纠错信息。渝中区垃分办收到纠错信息后,立即督促商场进行整改,增加了收集其他垃圾的垃圾桶。

据了解,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区垃分办联合多部门要求小区物业企业、业委会、社区、街道以及公共机构生活垃圾管理责任人全面履行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职责,对纠错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

家住南岸的宋瑜表示,自己工作单位是个老小区,以前经常看到垃圾满溢乱堆放,这段时间这些现象都消失了。“纠错,纠出了咱们生活的好环境”。

目前,专项行动仍在火热进行中,并将持续到6月。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希望更多市民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纠错专项行动中来,一条信息带来一个小改变,N条信息汇集整改,必将带动重庆环境的大改变!

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王梓涵

编辑:陈秀娟

责编:王光建

审核:宋岩